期货市场是信用市场,诚信建设尤其重要。然而,多年来期货市场却饱受手续费竞争、居间返佣、虚假承诺等不诚信行为的困扰,市场信誉度低、公众形象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相关品种上下游企业和公众投资者的参与热情,制约了期货市场功能的发挥。
监管诚信是市场诚信之本
推进期货市场诚信建设,必须从以下四个层面着手:一是监管部门、自律组织(包括行业协会、交易所、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投资者保障基金公司等)的诚信建设;二是期货公司的诚信建设;三是从业人员的诚信建设,包括来自监管部门、自律组织、期货公司的所有相关人员;四是会计、审计、律师事务所、媒体等涉业机构和人员的诚信建设。
以上四个方面是一个有机整体,缺一不可,构成了完整的期货市场诚信建设体系。其中,监管部门、自律组织的诚信建设是整个期货市场诚信建设的核心,期货公司的诚信建设是基础,从业人员的诚信建设是关键,涉业机构和人员的诚信建设是有益补充。
就期货市场而言,监管部门和自律组织的诚信相当于政务诚信,是期货市场诚信之本。政府失信影响政令畅通,损害市场公平和商业诚信,使守信者蒙受损失,失信者不当获利。一旦“谁诚信,谁吃亏”成为一种普遍心态,必然驱使守信的人堕落为失信的人,从而引发整个市场的信任危机。可以说没有监管和自律组织的诚信,就没有期货市场的诚信。
诚信是期货公司成功之道
期货公司的诚信建设有两个层次:初级层次是期货公司被动适应期货市场监管法规和行为准则,避免给投资者造成损害,也避免因自己的不诚信行为而招致的惩处;高级层次是期货公司主动遵循期货市场监管法规和行为准则,把企业的发展与投资者的合法利益、企业的社会责任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成为一个对实体经济、期货市场、股东、员工和投资者有价值的企业。
对于期货公司而言,一方面诚信是生产力,良好的企业信誉,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能为企业带来持续的、忠诚的客户资源,将无形资产转化为经济利益;另一方面诚信是凝聚力,言而有信可以凝聚人才,为员工带来对企业的信赖感和荣誉感,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为此,期货公司应当建立以诚信为基石的核心价值观,无论高管还是员工都要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
期货公司诚信建设贯穿于开户、服务、交易风控、结算交割、宣传推广、研发咨询、财务等公司经营的各个方面。其中,开户诚信是源头,充分揭示期货交易风险是重点,不片面夸大收益、不作获利保证、不贬损竞争对手是关键。此外,投资者教育、交易者身份识别和客户信息保密也是期货公司诚信建设的重点领域。
据此,我们认为期货公司诚信建设的实践,一是重在开户合同签订环节,这是经纪业务的源头,也是一切风险的源头;二是重在交割环节,这是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连接的纽带,交割失信,期货市场将失去现货基础,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三是重在宣传推广环节,避免在各种类型的投资者教育活动中出现夸大市场功能、夸大产品预期收益(虚假承诺)、夸大赚钱效应(把某个时点的交易记录作为可持续的交易记录来宣传)、夸大投资团队和分析团队能力(把握住一两次行情视为能够一贯把握行情)及贬损竞争对手等不诚信行为。
期货公司如果能够保持对行业、对同行、对客户、对员工、对居间、对社会的诚信,最终将收获股东的信任、员工的信任、行业的信任、客户的信任,同时,更能收获忠诚的客户和持续稳定的增长。
积极推进期货市场诚信建设
推进期货市场诚信建设,使诚信真正成为期货市场及所有从业人员的行为准则,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倡导诚信文化,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监管部门、自律组织、期货经营机构应当把诚信文化建设作为新时期期货市场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持续加强诚信宣传和从业人员诚信教育,在全市场形成“守信者荣、失信者耻”的氛围。强化自律,强调从我做起,切实防止在营销和投资者教育中经常出现的夸大期货市场的赚钱效应而忽略风险揭示、恶意手续费竞争和贬损竞争对手等不诚信行为。
二要注重制度建设。将诚信建设作为《期货交易管理条例》及一系列配套制度中的重要内容,纳入市场监管范畴,纳入从业人员考试及高管任职资格考试,把诚信理念融入每个市场主体和从业人员的血液中,并转化为经营活动中的自觉行动,让诚信行为在期货市场生根发芽、薪火相承。
三要设立专门机构,加强诚信建设的组织领导。该专门机构某种程度上相当于期货市场的“廉政公署”,应当具备独立的稽核、监督、处罚权限,提高对期货市场不诚信行为的惩戒能力。
四要建立失信惩戒体系,加大惩戒力度,净化市场,保障诚信企业和投资者的利益。全市场应建立、健全“褒扬守信、惩戒失信”的奖惩机制,形成“守信受益,失信受损”、“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政策导向。监管部门和自律组织,通过高管约谈、警示函、整改通知、通报批评、暂停部分经营许可,直至吊销经纪业务许可证等一系列惩戒处罚措施,对不诚信行为形成高压态势。同时,鼓励、奖励对不诚信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实名举报,将期货公司的诚信经营置于投资者和整个社会的监督之中,加大对不诚信行为的惩处力度,增加失信行为成本,做到“失信必惩,惩处必严”。
五要建立并充分利用期货市场诚信建设数据库。将期货公司、从业人员、涉业机构和人员等的诚信数据记录在案,同时推进与银行等其他部门和行业之间的诚信信息共享与合作。从业人员、投资者、期货经营机构的诚信记录,应作为期货公司经营许可审批的重要参考依据,作为从业人员获得高管、资产管理、投资咨询资格的参考,作为期货公司创新业务许可的参考,从而在行政许可、日常监管、稽查处罚等监管工作中发挥好诚信数据的作用。
六要发挥行业领先企业的表率作用,将标志性企业的诚信建设置于首要位置。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行业标志性企业不应只是创新发展的标兵,更应是行业诚信经营的典范。如果分类监管评级A类以上的期货公司,能够在投资者教育、手续费标准、居间返佣、交易所返还处理等若干行业核心的诚信经营方面率先垂范,接受行业和投资者监督,那么对于净化市场环境,提升行业形象,增强投资者信任度,规范其他经营机构和从业人员的诚信行为,都将起到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