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债市回顾

时间:2020-11-13

近期债券市场违约频发,在1110日,永煤集团公告称因流动资金紧张,截至20201110日终,该公司未能按期筹措足额兑付资金,“20永煤SCP003”已构成实质性违约。同日市场传出紫光集团偿债承压的消息,有消息称紫光集团拟对到期的10亿信托贷款申请展期两年,12日有消息称北京市政府和紫光集团的控股股东清华控股组织,由北京市副市长殷勇领导的小组评估紫光集团的财务情况。上述消息让市场一片恐慌,信用债被抛售。

11月12日,紫光集团存续债全线大跌30%左右,三只债券盘中二次临停,百元面值债券报价仅15元,而清华控股公司债盘中跌幅一度超30%。当日,已宣告违约的永城煤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两只存续债均大跌超90%,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存续债大跌超86%

在信用收紧背景下,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信用风险演变,尤其是处于落后产能行业,弱资质与高杠杆企业存在信用收紧时面临较大偿付压力,不确定性较大。

永煤集团债务问题:

11月10日,永煤控股“20永煤SCP003”超短融实质性违约,债券发行总额10亿元。

11月10日,中诚信国际公告,将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的主体信用等级由AAA调降至BB,列入可能降级的观察名单。

11月12日,河南能源化工集团公告称,因本公司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部分存续债务融资工具设置有发行人及其合并范围内子公司未能清偿到期应付债务融资工具本息的投资者交叉保护条款,永煤控股上述超短期融资券违约客观上触发了交叉保护条款约定情形。

据统计,截止1110日,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本部存续债规模255.30亿元,子公司永煤控股存续债规模234.10亿元,而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本部2021年内需要兑付及回售的债券规模超过200亿元,面临很大的债券集中到期压力。且根据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最新披露的财务报告,截至20209月末,河南能源化工集团资产负债率升至81.55%,财务杠杆已处于很高水平。

    紫光集团债务问题:

10月30日,发行人决定不行使紫光集团有限公司2015年度第六期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15紫光PPN006)赎回权。

11月5日,中诚信国际出具的《中诚信国际关于将紫光集团有限公司主体及相关债项信用等级列入可能降级的观察名单的公告》,中诚信国际决定将发行人紫光集团AAA的主体信用等级以及“16紫光01”、“16紫光02”、“17紫光03”、“18紫光04”、“19紫光01”和“19紫光02AAA的债项信用等级列入可能降级的观察名单。

11月10日,紫光集团官方网站发布信息称,清华控股宣布进一步加强本集团公司治理,优化董事会和经营管理机制,引入专门工作团队,以有效推动校企改革工作,促进企业稳定运行,积极稳妥化解经营风险,实现产业战略发展。

    除了永煤集团、紫光集团外,本周还有上市公司*ST刚泰的“17刚股01”未能按时兑付利息违约。另外华闻传媒的“18华闻传媒MTN001”和“17华闻传媒MTN001”先后出现本息展期,虽然未出现实质违约,但也未能及时全额兑现本息。

上述一系列事件导致近期信用债市场风声鹤唳。但从全年债券违约情况来看,截止目前20年表现好于19年。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共有109只债券发生违约,合计债券余额为1260.83亿元。而去年全年184只债券违约,违约余额1494.04亿对比,今年全年数量上比去年大概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但当前到年底,还有一个半月的时间,总体违约规模有可能超过去年。

分析近期信用债市场违约频发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说明现阶段我国金融基础稳固,经济体健康。在六保六稳的大的前提之下,在上半年银行向实体经济反哺3万亿,且在三季报可以看到,多数银行的拨备率近乎达到历史新高的情况下,我国的整体金融体系,以及社会体系,能够承受这些部分地区的企业债券回归其自身价值的情况出现。

第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在证券市场全面注册制,债券市场个主体依照自身经营偿还本息。市场投资者在充分接受信息披露的市场规则下。政府的职责,市场的行为,投资者和中介机构的责任义务进一步明确。

    第三,投资不仅仅要看评级和股东,更要看资产是否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当前中国经济已经处于高质量发展阶段。从违约的债券情况来看,多数处于落后产能和落后行业。不符合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发展规律要求。虽有所谓的评级,但其经济体和企业自身发展已经无法适应当下的现实情况。因此在资产端选择的项下,企业的所有权性质已经不能够成为一个唯一重要的或者是权重比较大的思考因素。

    而资产本身的质量资产所处的发展周期和资产自身的现金流能力等各项综合指标应当予以均衡的评价,核心就是对资产的识别能力。

    个人认为,近期的系列情况的标志意义在于,我们的虚拟资产市场的发展的确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这一点,从监管对目前市场的态度越来越得到确认。就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实质上定位了监管和市场的各主体责任:监管零容忍,资产承担投资责任。

    在注册制全面开启的大的前提下,出清机制和自身的新陈代谢将成为一个常态。对于各投资主体的资产识别的能力和对于资产端的理解将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时代。

   免责声明:本报告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化。我们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报告中的任何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操作建议,投资者据此作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和作者无关,由投资者自行承担结果。

    海汇鑫期货 投研中心:孙连刚  投资咨询证号:Z0010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