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气象-长江中下游多降水过程,东北华北北部气温偏低
l未来10天(1月28日-2月6日),内蒙古东部、东北等地累计降水量有2~6毫米,其中东北地区东部的部分地区10~15毫米;西南地区东部、江南西北部、东北地区东部累计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3~6成。 l未来10天,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势力偏北且总体偏弱,除华北北部和东北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2~3℃,东北地区中北部偏低4℃以上外,新疆及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3℃。
玉米-本月北港价格涨势趋缓,部分小幅下调;库存持续下降
l本月中上旬,北港价格涨势趋缓,下旬现货价小幅下调;库存持续下降
l北港玉米价格15水二等新玉米主流收购价2870-2890元/吨,
l期货市场持续下调,市场心态受到影响。
玉米-本月广东港价格前期震荡,后期下调;库存下降
l广东港玉米行情偏弱,新二等玉米主流价2930-2950元/吨。 l北港及东北现货价格偏弱,叠加期货价格下调,心态偏弱。
l月底出货加快,结转库存降至40万都左右,预计下周到货8.1万吨,结转库存35万吨左右。
玉米-东北到货量低于去年同期,疫情交通管制;月末价格涨势略缓
l本月东北企业收购量低于同期,同时黑龙江以及吉林受疫情严峻,封路影响玉米运输;价格总体偏强;月末受到期货以及年前变现需求,价格小幅回落。
l本月基层种植户售粮进度较往年明显偏快;
玉米-本周华北企业到货量波动较大,收购价总体维持高位
l本月华北企业到货量阶段性激增,收购价略有下调;随着后期到货量再度下降,价格趋稳
玉米-本月下游淀粉库存高位下降,生猪养殖持续恢复
l天下粮仓网调查82家玉米淀粉加工企业,截止1月26周(第4周),玉米淀粉企业淀粉库存总量达62.33万吨,较上周55.87万吨增加6.46万吨,增幅为11.56%,而较去年同期75.80万吨减少13.47万吨,减幅为17.77%。
l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截至11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已连续14个月增长,生猪存栏已连续10个月增长。全国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均已恢复到常年水平的90%以上,预计明年上半年产能有望完全恢复。
谷物进口
l2020年中国玉米进口量达到创纪录的1130万吨,比上年提高135.7%,这也是首次超过全年关税税率配额720万吨。其中仅12月份就进口225万吨,同比提高207%。
l2020年中国还进口了创纪录的838万吨小麦,比上年提高140.2%,进口量相当于全年配额964万吨的87%。12月份中国小麦进口量为88万吨,同比提高77.5%。2020年中国大麦进口达到808万吨,同比提高36.3%。其中12月份进口98万吨,同比激增309.8%。
l2020年中国高粱进口量高达481万吨,同比提高478.6%;12月份进口量为55万吨,同比提高13.6倍。
玉米主力合约-本月高位下调
l月末玉米主力合约C2105收盘2714,较月初下跌32,跌幅1.17%
玉米基差大幅走强,5-9价差收窄;玉米-淀粉大幅走扩后,逐步收窄
玉米仓单/主力持仓
l本月末玉米仓单93743张,最大数量为101684张,后期持续下降,但依然明显高于同期。
小麦-玉米价差
l部分企业选择使用其他谷物替代玉米。目前玉米收购价升水小麦价格400元/吨。价格上,小麦具备替代优势。
l2020年国家临储小麦累计投放量1.49亿吨,实际成交2185万吨,同比增加1924万吨
l有关部门通知提出,合理把握政策性稻谷和小麦销售节奏,必要时增加投放数量。国家临储小麦高投放量,且加强市场监控的情况下,小麦成交价处于区间震荡态势。
小麦拍卖热情高涨-国家出台政策降温
l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发布1月26-27日最低收购价小麦拍卖公告,对交易资金和交易资格等进行调整,参与门槛更高。 l1月26-27日的拍卖,共投放小麦402.47万吨,成交218.73万吨,成交率54.35%,均价2373元/吨。 l1月19-20日的拍卖,共投放小麦403.07万吨,成交402.65万吨,成交率99.90%,均价2455元/吨。
大豆价格
l月末豆一主力合约A2105收盘5717,较月初下跌24,跌幅0.42%
l月末豆二主力合约A2105收盘4287,较月初下上涨95,涨幅2.27%
大豆-1月USDA供需报告整体偏多,后期南美产量依旧存在下调可能
lUSDA1月供需报告,1月USDA单产产量均超预期下调,将单产大幅下调至50.2蒲/英亩,出口的调增和压榨小幅上调,期末库存1.4亿蒲式耳也下降至近年低点。此外出现3500万蒲的进口,也是近年的新高。
l南美地区,阿根廷产量下调200万吨至4800万吨,巴西产量维持1.33亿吨不变。
大豆-出口销售数据
l美国农业部(USDA)出口销售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月21日的一周,美国大豆出口净销售量46.6万吨。
l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中国2020年大豆进口量创下纪录高位,2020年进口大豆10,032.7万吨,较2019年的8,851.3万吨增加13.3%。
油脂库存相对偏低
l豆油商业库存,持续下降至近年低位;
l棕榈油港口库存处于低位。
市场情况总结与后市展望
豆类:1月USDA供需报告,美豆单产、产量均下调超过预期,出口及压榨小幅上调,导致库存降至近年低点。另外阿根廷产量下调200万吨至4800万吨。供需报告偏多、美国大豆出口销售数据大幅提高,叠加美元下跌,南美产量担忧依然存在,支撑前期大豆偏强,但国内进口数据,打压大豆行情,国内大豆基差走强。本月后期美豆企稳,期间巴西收获延迟以及罢工事件影响行情波动,美豆基本面依旧偏紧,后期仍需关注南美天气,国内市场跟随美豆走势。
油脂:本月前期马来西亚毛油产量下滑,产量下降以及出口数据较好,给市场带来紧张情绪。国内油脂库存偏低,油脂价格持续偏强。后期油脂逐步回调,马来产量恢复,1月出口量大幅下降。国内油脂基差上涨,后期虽收储炒作基本消化,但油脂库存维持低位,供应偏紧。前期油脂阶段性回调,目前暂时缺少新的上涨驱动因素,同时受商品市场环境影响,预计高位震荡走势,春节前暂时观望。
玉米:本月前期受惜售上量有限以及东北疫情影响,玉米现货价格持续上涨。月末受到期货走弱以及年前变现需求,价格小幅回落。玉米及淀粉基差及59价差基差持续走高,前期现货支撑期货走强。本月小麦拍卖热情高涨,国家提高拍卖门槛抑制拍卖热情,玉米和小麦的价差拉大,小麦在价格上具备明显的替代优势,玉米价格的持续高位也增加其他替代品的供应,进而后期玉米回调风险增大,5-9价差走弱可能性增大。
淀粉:本月前阶段玉米淀粉价格的暴涨,除了玉米原料成本推动以外,也由于前期华北深加工企业玉米收购量持续低位,开机率下降,同时临近春节淀粉需求端提前备货,淀粉库存下降;叠加天气及疫情影响运输,市场也担忧未来疫情的进一步发展带来开工率下降,因此玉米-淀粉价差明显走扩。但是年前随着华北深加工玉米收购量增加,并且未来随着春节前备货的结束及疫情逐步受到控制,市场高价淀粉接受度会逐步的降低,后期关注玉米-淀粉价差收窄。
风险:华北、东北等地疫情依然严峻,对淀粉运输、开机率、备货节奏等都可能产生不确定影响。
免责声明:本报告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化。我们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报告中的任何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操作建议,投资者据此作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和作者无关,由投资者自行承担结果。
江海汇鑫期货投研中心:孙连刚 投资咨询证号:Z0010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