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周报:受USDA供需报告影响,玉米偏强,油脂下挫

时间:2021-06-15

一、玉米

1.1现货情况

锦州港新粮主流价:2700-2800/吨,部分周环比下调10/吨。广东港玉米玉米行情维持弱势。二等新玉米报价2930-2950/吨,周环比下跌20/吨。

东北玉米出库价2670-2760/吨,较上周末下跌10-30/吨,企业到货量增加,且高于去年同期,部分深加工停收或下调收购价。

1.2下游消费

全国66家主要玉米淀粉厂家,根据我的农产品网,2021年第23周,淀粉库存总量99.4万吨,较上周增加3.3万吨,增幅3.43%;月环比降幅3.33%;年同比增幅24.14%

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4月份,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增长1.1%,连续19个月增长,同比增长23.0%。目前生猪存栏量一直保持在4.16亿头以上,已经基本接近正常年份水平。

1.3期货价格及价差

周五,玉米C2109收盘2765,周涨49,周涨幅1.8%

周五,玉米淀粉CS2109收盘3149,周跌20,周跌幅0.63%

本周09玉米-淀粉价差继续收窄。

二、油脂油料

2.1现货价格

张家港一级豆油9490/吨,周环比下降210/吨。张家港豆粕3550/吨,周环比持平。

2.2 USDA供需报告利空

北京时间611日零点公布6USDA供需报告:全球2021/2022年度大豆期末库存预期9255万吨(市场预估为9122万吨),5月预期9110万吨。

报告将美国2020/21年度大豆年末库存预估上调1500万蒲式耳,至1.35亿蒲式耳(市场预估为1.22亿蒲式耳),5月报告预估为1.20亿蒲式耳。美国2021/22年度大豆年末库存预估同样上调1500万蒲式耳,至1.55亿蒲式耳(市场预估为1.46亿蒲式耳),5月预估为1.4亿蒲式耳。报告上调美国大豆年末库存预估,由于豆粕国内消费下降以及进口增加,进而下调美国国内大豆压榨量预估。

后期关注北京时间630日发布的USDA种植报告。

2.3 马来西亚5MPOB报告中性偏多&出口数据不佳

5月马来棕榈油期末库存156.9万吨(机构预估区间162.3-164.3万吨)低于预期,环比增幅1.5%;产量157.2万吨(预估区间155.9-157.5万吨)基本符合预期,环比增2.84%;出口126.5万吨(预估区间134.67-135.07万吨)低于预期;消费37万吨,远高于预期。总体5MPOB报告中性偏多。

ITS:马来西亚61-10日棕榈油产品出口量为402,330吨,较51-10日出口的447,225吨减少10.04%

2.4 国内油脂库存

截止至64日,我农网数据,国内全国主要油厂大豆压榨量为201.55万吨,前值为207.35万吨。主要油厂豆粕库存为88.91万吨,前值为71.44万吨。主要油厂大豆库存为534.02万吨,前值为497万吨。重点地区棕榈油商业库存为44.64万吨,前值为44.11万吨。豆油商业库存为82.81万吨,前值为79.72万吨。上周国内三大油脂库存均出现下降。

2.5 期货价差

本周,豆油-棕榈油价差大幅走扩。

三、市场情况与操作建议

玉米方面,中储粮611日进口玉米拍卖:产地乌克兰,毒素较低但杂质偏高,交收地广东省东莞市麻涌镇。累计投放11058吨,底价2750/吨,成交最高价2830/吨,成交率100%。华北地区到车数量持续下降,部分企业上调收购价格;小麦开始大范围收割。东北地区深加工到货量增加且高于去年同期水平,部门收购价下调。本周玉米区间震荡为主,受到USDA报告利多美玉米影响,周五玉米价格走强。本周淀粉受原料玉米支撑偏强,下游库存继续增加,玉米-淀粉价差收窄可继续持有。

油脂方面:马来西亚棕榈油局(MPOB5月供需数据显示,出口低于预期,消费远高于预期,期末库存普遍低于市场预期,报告偏多,期末库存依然处于近年低位;但61-10日马来出口大幅度下滑10-14%,降低了报告利多的影响。国内上周我国三大油脂库存均有所增加,国内大豆到港量增加,目前豆油需求淡季,库存可能持续修复。国际原油价格高位也为植物油带来一定支撑。关注印尼以及印度棕榈油进出口关税政策。

豆系:6USDA供需报告数据利空。全球2021/2022年度大豆期末库存高于此前市场预期值。报告上调美国大豆年末库存预估,由于豆粕国内消费下降以及进口增加,进而下调美国大豆压榨量预估。我国国内大豆压榨开机率随到港量上升库存有望继续增加,豆粕库存将维持偏高水平,但美国主产州偏干旱情况依然存在,可能还存在跟随美豆上涨的空间。下游生猪价格大幅度下挫,养殖利润收窄,预计影响饲料端的需求支撑。

江海汇鑫期货投研中心:孙连刚   投资咨询证号:Z0010869

免责声明:本报告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化。我们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报告中的任何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操作建议,投资者据此作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和作者无关,由投资者自行承担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