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螺纹行情回顾
1.1螺纹期货价格走势回顾
2022年螺纹行情走势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22 年1—3 月,螺纹期货震荡走高,从4300点附近反弹至5190附近;
第二阶段:2022 年4—10月,螺纹期货开启下跌走势,2301合约跌至3400附近附近;
第三阶段:2022 11月—至今,螺纹期货合约止跌反弹;
1.2螺纹现货逻辑回顾
2022年初期,螺纹钢进行了一波“正反馈”走势——钢厂对原料补库,致使年初生产成本增加,螺纹价格上涨;螺纹钢产量环比增加,但同比依然降低;随着螺纹产量的提升,对于原料的采购需求进一步增加,原料端铁矿石、焦炭价格上涨,螺纹钢生产利润受到压制,因此在1-4月份,受原料成本增加的影响,螺纹钢价格持续走高。在“正反馈”的态势下,螺纹呈现出价格上涨,利润反而下滑的局面。
2022年4-10月,螺纹钢进入春节后的市场旺季——金三银四,螺纹经过上涨,期货价格到达5190后,螺纹现货杭州价格5200元/吨,由于市场价格偏高,限制了市场采购的积极性,市场对需求格外敏感;五、六月份疫情散发,部分城市有所管控,另外房地产市场成交逐步下滑,2022年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更是降至-30%以下,因此螺纹钢开启了漫长的下跌走势。随着钢价下跌后,而原料端铁矿与焦炭成本依然较高,利润逐步收缩,所以钢厂开始逐步减产;随着减产的进行,抑制原料价格下行,市场走出由成材端向原料端“负反馈”的过程。虽然中间房地产九月、十月迎来需求旺季,但是从市场成交来看,现实表现依然较差,现实需求证伪,螺纹价格旺季不旺,期货大幅跳水。
2022年11月-至今,随着国外市场加息趋缓大宗商品短期休整反弹,而国内各项利好政策频出支撑经济复苏,央行发布金融支持房地产“16条”政策,改善房地产融资情况,房地产“三箭齐发”分别从信贷、发债、股权三个角度,多方面为房地产提供资金支撑从供应端为房地产托底。房企上次股权再融资是2010年,相隔12年再次提出,市场预期增强,螺纹进入反弹走势。
1.3 螺纹产业政策跟踪
4月19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为确保实现2022年全国粗钢产量同比下降,将在重点区域上突出压减京津冀、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等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粗钢产量,压减环保绩效水平差、耗能高、工艺装备水平相对落后的粗钢产量。
7月29日:中钢协第六届会员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家发改委表示,下半年,推动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一、严禁新增钢铁产能;二、继续压减粗钢产量;三、继续推动兼并重组;四、继续推进绿色低碳转型;五、加大国内开发力度。
8月12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王晓表示,全年粗钢产量控制在7600.3万吨以内、焦炭产量控制在3200万吨左右。该目标隐含2022年粗钢产量平控。
8月26日:唐山市各区县相关部门及企业召开会议,部署了2022年全市粗钢压减产能的目标和任务, 会议通报2022年唐山市压减钢铁粗钢产能862.4万吨的任务,总量不超12284万吨。
9月2日:工信部:近期钢材、铜、铝、水泥等产品价格震荡下行,下一步将继续保供稳价。推动重点行业稳产保供,建立重点原材料价格部门联动监测机制,引导碳酸锂、稀土等重点产品价格回稳。
1.4 螺纹价格季节性分析
从近5年历史走势来看,螺纹冬季至次年四月底五月初,往往以震荡上涨走势为主。螺纹期货05合约的走势,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主要是由于11月15日后,北方钢厂由于冬季采暖季环保政策进行限产,市场供给端降低给螺纹带来支撑;另一个方面冬季贸易商与下游企业会在冬季进行备货冬储,下游存在需求炒作;在钢厂限产与冬储提振的作用下,螺纹11月-5月初,往往呈现出上涨走势。
但去年冬季11月15日比较特殊,除了采暖季、冬储等因素外,冬奥会限产与两会提出 GDP增速5.5%的目标,共同推进了螺纹的上涨。
今年不同往年,市场对螺纹能否走出季节性上涨存在疑虑,主要由于今年现实需求过弱,叠加今年市场向好预期多次证伪,市场对于今年11月份提出的房地产刺激政策仍有疑虑,必定目前来看,大部分政策是从供给端出发,而需求端刺激政策相对较少。
2.螺纹需求走弱
2.1 房屋成交面积同期低位
今年1-4月份,市场进入需求旺季。需求端看,现实需求较弱,但两会提出 GDP增速 5.5%的目标,同时地产需求端的放松政策频出,稳增长预期推升黑色板块震荡上行。
今年4月份过后,需求证伪,从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数据表现来看,今年房地产成交面积处于近4年最低水平。房地产景气度较差,一线城市(北、上、广、深)影响较低,而二三线城市成交同比明显降低,二三线商品房成交难有增量;
今年11月份,预期增强,央行上海总部、上海银保监局召开座谈会,部署落实落细落地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16条措施、调整优化房企股权融资5条措施等,多措并举做好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
2.2 新开工面积持续走低
2022 年钢材需求的塌陷,是螺纹下跌走势的主要逻辑;自从2021 年 7 月以后,地产企业债务危机频频暴雷,地产新开工大幅降低,甚至部分在建工地也因资金短缺临时停工,且在 2022 年 10 月数据还未确定见底,螺纹钢需求断崖式下降。
地产数据方面, 2022 年1-10月新开工面积103721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比降低37.80%;1-10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 88889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 5.7%。根据房地产销售面积来看,商品房销售在 2023 年明显回升的概率较小,年底前新开工面积仍将维持负增长,短期地产行业仍然是“弱现实+强预期”组合。
2.3 基建投资逆周期发力
基建作为逆周期调节的重要方式,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10 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71459 亿元,同比增长 5.8%,但10月份累计数据相比9 月份回落 0.1 个百分点。
今年受财政前置、专项债结存限额、以及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推动,基建投资2022 年有所回暖;但三季度后基建数据筑底未确定回暖,市场期待基建转暖,但实际数据显示有限。
近几年受疫情干扰、通货膨胀、经济衰退等影响,2022 年下半年以来财政支出偏向于“保民生”,明年对基建的支撑力度预计减弱。
2.4 建材贸易商成交下滑
根据钢联调研数据,下游市场贸易总成交方面,同期而言低于去年水平,市场需求有所下滑,处于5年最低水平。市场对螺纹钢市场需求有所减弱,贸易商冬储意愿降低,后续现货价格继续上涨的动力略显不足。
2022年1月-至今,建材成交总量3493万吨,去年同期水平累计4308万吨,截止当前,总体成交量同比降低815万吨。今年部分房企的在建工地,因为资金缺乏停工,造成对建材的需求断崖式下降。
从地产数据来看, 2022年10月新开工继续探底,虽然政策面明显转暖,但根据历史经验,政策转暖至地产好转约6-12个月时间,在新开工面积未有明显改善前,建材需求或将继续维持弱势。
3.螺纹供给降低
3.1 螺纹产量降低
2022年1-4月,在此期间由于采暖季、冬奥会限产政策,产量偏低,春节后需求恢复,钢厂逐步增产;
2022年4-6月,随着冬奥会限产结束,年度GDP5.5%目标下,钢厂复产动力较强,钢材产量迅速上升;
2022年6-8月,预期证伪,现实需求疲弱,严重的供需错配,造成供给大于需求,钢厂开启主动检修;
2022年9-10月,钢厂大幅减产后,迎来市场需求旺季金九银十,预期好转,利润回升,钢厂缓慢增产;
2022年11月以来,随着需求旺季结束,需求再次证伪,原料成本增加利润下降,钢材产量再次出现下降。
总结:截止1-10月份,钢材产量9.18亿吨,根据测算,今年钢材产量预计维持11万吨左右,截止年底钢材产量依然处于近5年中高水平。
3.2 粗钢产量或维持低位
由于 2021 年底市场进行了政策性减产,去年下半年钢材市场供需双减,造成“库存与产量双底”的格局,因此2022年初成材市场进行了一原料推动“正反馈”的价格上涨。粗钢产量环比有所改善,但同比下降。
长流程方面,今年高炉开工率维持高位,处于近5年同期中等水平。由于钢厂利润处于偏低位置,2022 年钢厂压力较大,原料价格相较于成材较为坚挺,而下游贸易成交低迷,钢厂利润逐步侵蚀。利润方面,高炉利润好于电炉,电炉生产处于亏损状态。
总结:2022年1-10月,中国粗钢产量 86057 万吨,同比下降 2.2%;2022年粗钢产量预计不会超过去年。碳达峰环境下,政策端压减粗钢产量,叠加需求传导周期较长,明年预计利润维持低迷,钢厂大幅增产的可能性较低。
3.3 螺纹钢去库周期
2020.2.28—2020.12.18,钢材总库去化,价格上涨,被动去库周期;
2020.12.18—2021.3.5,钢材总库增加,价格上涨,主动累库周期;
2021.5.14—2021.7.9,钢材库存增加,价格下跌,被动累库周期;
2022.4.29——至今,钢材总库存下降,价格下跌,主动去库周期。
总结:由于1季度供需错配,导致钢材累库,而在2季度市场旺季库存应当去化结果反而呈现出走平的态势,3季度至今,在主动去库周期下,库存降幅趋缓,主要由于下游冬储降低导致,下游主动去库存,压力留给钢厂。
4.总结与展望
4.1 螺纹钢年度总结
供给需求双双走弱,但需求降幅大于产量降幅:
2022年我们可以看出,年初市场炒作GDP5.5目标、基建投资等题材,年中炒作房地产“保交楼”,然而当初炒作预期的背景是需求疲弱,随着预期落地,现实需求证伪,塌陷式利空,螺纹历经波折辗转下跌。
2021年底政策性减产,是当初市场走势的主线;2022年需求塌陷,是市场走势的主线。
旺季结束,强预期再次来攻,年终地产“三箭齐发”:
11月份,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16条措施、“三箭齐发”分别从信贷、债券、股权融资支持地产;我们需要注意,这些政策提出的时间节点是在房地产需求旺季“金九银十”过后,也就是现实需求再次塌陷之后,上次房地产股权融资是在2012年,政策再临,为市场带来强大利好,市场认为房企或将复苏,螺纹预期再次增强,价格反弹。
4.2 地产主要政策汇总
2016年12月14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房住不炒”首次提出。
2017年10月18日-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保障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随后掌声持续15秒。
2017年12月18日至20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保持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
2018年12月19日至21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构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长效机制。
2019年12月10至12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大城市困难群众住房保障工作,加强城市更新和存量住房改造提升,大力发展租赁住房。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2021年8月24日,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公布了《北京市住房租赁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房住不炒拟写入立法,增加调控手段实行租金指导价;
2022年11月,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16条措施、“三箭齐发”、“保交楼”,供给端纾困政策持续升温。中指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瑜12月7日透露,已有超300个地方出台相关政策近千条,多地房贷利率达到历史低位。
4.3 2023年未来展望
2021年底政策性减产,是当初市场走势的主线;2022年需求塌陷,是市场走势的主线。展望2023年,“需求复苏”将成为市场的主要决定因素。
总体来看,从需求端—房地产行业角度,2022年1-10月房屋新开工面积继续探底,商品房销售维持弱势,春节前现实需求预计难有明显改善;但预期向好,政策面明显转暖,需求端降首付比例、公积金贷款利息下调、地房贷利率达到历史低位,供给端“保交楼”、地产16条、“三箭齐发”支持房地产企业融资。房地产上下游循环传导仍需要一定时间,根据历史经验一般需要6-12个月,房企负债的重塑和预期的扭转,需要一个过程,随着房企资金短缺问题的解决,产业链条预计计将沿着“施工-销售-竣工—拿地-新开工”或者沿着“拿地-新开工-销售-施工-竣工”的传导进行,良性循环形成的关键在于房屋成交的好转以及房企拿地再开工意愿的回升。
展望:若农历年底前,房企资金链条改善,新开工数据四季度形成“现实底”、疫情影响程度减小、国际宏观加息脚步趋缓,在“预期底”与“现实底”双重作用下,螺纹将开始多头上涨走势;反之,若现实需求在年底前,依然未能改善,新开工与成交数据继续走低,届时将呈现“强预期与弱现实”的局面,令螺纹的上涨势头承压。最不理想的局面,便是明年重现22年的局面,地产利好政策再次证伪、现实成交与开工继续走低,届时像22年那样预期多次落空,现实需求持续塌陷,螺纹走势将难以想象。
免责声明:本报告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化。我们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报告中的任何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操作建议,投资者据此作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和作者无关,由投资者自行承担结果。
江海汇鑫期货投研中心:孙连刚 投资咨询证号:Z0010869